图为潘从明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给员工培训。(资料图) 金川集团供图
潘从明常说,他的成长离不开这个平台和周围的环境。但在很多人看来,他的成绩亦和自己的刻苦钻研息息相关。“遇到不会的,我宁可待在生产线,不吃不喝,也要把这个事弄明白。”在他看来,练得多了,也就熟了,就能发现更多问题;会得多了,就能想到创新的办法,解决难题。
在同事眼中,潘从明对待工作高度专注,有热情、有激情,26载坚持探索、研发;在徒弟眼中,他博学多识且宽严并济,培养出多位技术能手、技术标兵;在家人眼中,他时常沉迷于自己的“铂族世界”。
在钻研之路上,潘从明遇到过很多坎,但对这个行业的热爱促使他不断深钻。初到企业时他什么也不懂,便在晚上回忆、记录白天老师傅们所讲内容,经常复习到凌晨两三点。那时候学习条件不便,他就委托亲朋好友从外地帮忙搜罗国内外的专业书籍,开始自学,“晚上宁愿不睡觉也要记录,有时看书有了灵感,还会直奔实验室,通宵做实验。”
因多年来保持记录的习惯,潘从明攒了一本30万余字的“发明笔记”,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这一良好习惯,他也传授给徒弟们,让他们从每个月必须完成的20页报告开始做起,并挨个标注出报告中的问题。由此,他也培养出了一批提纯工序的优秀人才。
潘从明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贵金属冶炼特级技师、有色冶金正高级工程师,是西北地区首位个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一线产业工人,多次被评为“大国工匠”“发明之星”“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
潘从明从未抱怨钻研的苦,也没有挥霍成功的乐。今年,针对甘肃省提出的强工业、强科技等“四强”行动,以及金川集团产量翻番的任务,他认为,从二次资源中提取铂族贵金属是技术的突破口,也是未来做大做强的主要内容。
潘从明称,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有从含有微量贵金属的各类废液中高效提取贵金属的技术研究,生产高附加值的贵金属化合物,以及技术传承和人才培养等。“技术没有止境,也没有最好,只有往更好的方向走,把技术做精做优。”他说。(完)
口腔种植体集采开标 以量换价把种植牙价格“打下来”****** 中新网成都1月11日电 (记者 贺劭清)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集采11日在成都开标,这是高值耗材集采从医保领域扩围到非医保领域的首次尝试。 本次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产品以种植体、修复基台、配件包各1件组成种植体产品系统,并根据种植体材质分为四级纯钛种植体产品系统,和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两个产品系统类别,年需求总量超过280万套。两种种植体产品系统的最高有效申报价统一为每套2380元。 “种植牙是牙齿缺失治疗的最后一步,我们更希望广大患者及时补牙,注意清洁,在80岁的时候每个人都有20颗以上的好牙齿,而不是20颗种植牙。”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主任满毅介绍,种植牙费用的构成主要包括术前检查,种植耗材费用以及医疗服务费用、长期复查随访费用,而今天口腔种植体集采主要是把种植耗材的费用“打下来”。 种植体作为口腔种植的重要耗材,集采降价有助于降低整体价格负担。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蒋昌松表示,此次集采,主流品牌全部中选,这意味着患者今后用到的产品,和现在的产品是一样的。集采落地执行时间预计在今年4月份,大城市大医院15000元一颗种植牙的费用有望在集采落地后下降50%左右。(完)
|